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威尼斯人最新
简体 繁体
威尼斯人最新-威尼斯5139手机版
威尼斯人最新-威尼斯5139手机版 > 校园文化 > 文化建设 > 正文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威尼斯人最新

发布日期:2018-11-07点击量:

  青年学生是党、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信仰教育是统领当代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上位概念,是整个教育体系之魂。大学生作为年青一代最有青春活力的部分尤其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

  明晰信仰教育的目标,做到“因时而进”。当前高校学生信仰教育的目标理念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紧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对思想观念多元化问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解决文化自信不足问题,以道德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德行困惑问题。围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实际变化,以“改革的实际进展”和“丰富的事实”来引导广大学生理解支持、积极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通过结合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具体实际表现,加以融合新时代鲜活的典型教学案例,讲清楚“人为什么要有信仰”,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勇于追梦,敢于担当,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激励实现人生价值,让大学生在新时代的信仰指导之下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优化信仰教育的内容,做到“因事而化”。科学选择与确定信仰教育的内容是实现信仰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不仅要紧贴时代主旋律,充分体现最新的思想成果,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契合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做到“因势而新”。信仰教育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师引领度,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恰当地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辩论式等,将深奥的理论和生动的实例结合起来,高质量地把理论讲深、讲活、讲透,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信仰教育的时效性。零距离全方位的感受体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感官认识,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让信仰真正落地生根。

  营造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氛围,做到“因境而动”。校园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因此,着力营造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文化环境氛围,就显得极为重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其一,致力于打造“人人有信仰、人人谈信仰”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借助校园里各种各样的宣传形式,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校园报刊、校园文化长廊等宣传载体进行信仰教育、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其二,通过成立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社团,举办各种座谈会、人文讲座、文艺创作、文体活动、竞赛等活动,将科学信仰的构建理论有意识地糅合到这些社团活动中,既可以满足学生对多样文化的需求,丰富课余生活,又可融入信仰教育。其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构建多种网络媒体平台,如班级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微课堂、红色专题网站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弘扬社会主旋律,提升科学信仰教育辐射力。

  在信仰教育中融入情感,做到“因爱而生”。面向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如果仅仅是形式化、走过场的“做样子”,只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和疏远。如果与对学生的精神关注、人文关怀相脱节,而陷入形式主义式的走过场,就背离了信仰教育的本质,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做到“三个深入”,即深入学生、深入实践、深入情感。既要与学生拉近空间上的距离,做到“相亲相爱”,也要实际深入感受大学生实践,做到“设身处地”,更要深入大学生情感世界,做到“感同身受”。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情感相融。还要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融会贯通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传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自觉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信仰沉淀成一种文化理性、一种不需要提醒的自觉。

作者:李崧     来源:学习时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