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需重视的几个问题-威尼斯人最新
简体 繁体
威尼斯人最新-威尼斯5139手机版
威尼斯人最新-威尼斯5139手机版 > 校园文化 > 文化建设 > 正文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需重视的几个问题-威尼斯人最新

发布日期:2016-06-15点击量: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是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必然之举,也是增强大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与途径。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开展,成果丰硕,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与时代发展要求、师生需要和社会期待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一)亟需改变简单粗放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方式,树立科学化、精致化建设与管理思维

校园文化是反映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是检验学校建设和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布局中,显得尤为重要,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受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其他一切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工作来开展的传统观念影响,一些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当作是“锦上添花”的事,认为有,可以增添“锦”的华丽;没有,也不会改变“锦”的质地,从而对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有意或无意的轻视、甚至忽视。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理解及管理上,就是简单粗放。所谓简单,主要是观念上的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整个发展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所谓粗放,主要是管理上的做法,没有从学校发展全局层面制定校园文化发展规划及管理制度,也没有依据文化发展规律来建设管理校园文化。据统计,在全国2800余所普通高校中,设立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机构的高校屈指可数,校园文化建设管理职能分散,要么归口宣传部,要么归口团委或学生处,还有的由工会或其他机构负责。不论归口哪一个部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都不是其核心工作,这样在建设力度及管理力度上自然就会打个折扣,校园文化建设管理的粗放也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人们对高校职能认识的深入,文化传承创新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一样,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项核心功能,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就不会有文化的传承,更不会有文化的创新,而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就要在观念上、管理上进行革新与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起科学化、精致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思维观念,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整体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甚至是决定性的一环。所谓科学化,就是不仅要科学认识校园文化在推动高校发展、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要科学认识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按照文化建设规律来建设校园文化;所谓精致化,就是要摈弃简单粗放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模式,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在师生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从细处落笔,从小处着手,注重在“融入”上下功夫,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与载体,为师生所乐于参与、乐于接受。

(二)亟需打破各自为战的分散建设模式,建立组团式、联盟式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以“校”为单位与边际,校内又主要以“院系”为单位与边际,总体上形成“星散状”建设模式与特点。这种模式犹如天空中的群星,固然能发挥高校自身办学传统及优势特色,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二个层面:一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基于各高校的独立办学,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盟,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效应和声势效应难以体现出来。长期以来,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各自为战”,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性特征难以体现出来,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效应及集成优势难以达成,同类性质的高校(师范类、理工类、艺术类、医药类、综合类)很难彼此借力,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将高校校园文化做大做强。二是从高校自身来看,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学院之间、院系之间、班级之间,甚至专业之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单打独斗,重视竞争,忽视合作,或过于强调自己的院系特点和专业特色,宁可淡化文化建设,也不“越雷池一步”,导致院系的文化建设搞不好,学校整体校园文化建设也上不了档次。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加强,这两种倾向有了很大改观,比如在第一个层面上,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设易班,重点打造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青年网、未来网、“易班”网等网站,建立全国高校网络联盟等。这些举措,一方面从平台上打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各自为战的平台局限,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融合了各高校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及经验,有利于高校间的相互借鉴与提高,也为高校建立组团式、联盟式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提供了可能。至于在高校内部,随着高校学生社团的大量涌现,高校专题网站、特别是代表学校发展形象的门户网站的建设完善,以及学生工作处、团委、学生会、网络文化建设部门等发起组织的全校性活动,逐渐打破了高校内部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壁垒,校园文化建设合力不断增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组织的跨校性文化活动日益增多,比如2011年,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以及北京交大四所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交通大学携起手来,共同培养交通人才,为迎接校庆,又共同开展起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声势。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四所学校在共育人才、同迎校庆的过程中,也必将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融合发展。

(三)亟需破除校内各类媒体壁垒,促进校园媒体融合,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合力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内媒体的参与宣传,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信息社会,媒体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媒体形态来看,高校同社会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各种不同形态的媒体,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台、广播台,一个都不少;自从互联网接入中国后,高校以其高层次人才汇聚及智力优势,抢占了网络先机,纷纷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及校属网站,同时,在新媒体浪潮中,又不失时机地开通了微信、微博,有的还开发建设有移动客户端;师生个人也大多开通了个人微博、微信等。可以说,在信息传播载体方面,高校占有了先机,将自己“全副武装”了起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数众多的校内媒体往往形成“诸侯割据”、“占山为王”或争霸混战的局面,彼此之间壁垒森严。传统媒体打着“权威”、“公信”旗号,看不起网络媒体的碎片化、随意化;网络媒体标榜“快捷”、交互,轻视传统媒体的闭锁、老态,不同类型的媒体在信息传播时容易“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是各自为战。有的校内媒体为争夺“粉丝”,不惜互相攻击、拆台,极大地削弱了校园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整体宣传合力。

其实,从信息传播载体角度看,无论是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还是移动新媒体,不同的媒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理由,也有着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打破校园媒体之间的壁垒,促进媒体融合,建设校园融媒体平台,是破局之道,也是必然之举。校园融媒体,可以促进不同媒体的功能互补,如何打造立体式宣传平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合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立体宣传平台,源源不断地传播给师生,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从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者必须回答的课题。

作者:王维家     来源:人民论坛
网站地图